“五一”假期,以“科技+文旅”为特征的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成为消费新亮点。
今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首批42家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名单,涵盖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工业遗产、文博场馆、剧院剧场等,运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有机融合文化创意等元素,让游客深度介入与互动体验,形成消费新场景。
据测算,“五一”假期期间,42家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实现消费总额超过2.2亿元,吸引消费者超430万人次。
游客在上海天文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陈爱平 摄
假日期间,安徽省黄山市西递夜游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引入全息舞蹈秀、农耕互动体验、数字秋千水帘、波光喷泉等互动体验,让夜间游览的游客既因自然野趣放松,也一睹青瓦白墙在现代声光电技术中展现的别样灵动。
四川省成都市“东郊记忆”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持续举办超过60余场文旅活动,涵盖音乐戏剧、艺术市集、文博展览、共创艺术展等,日均接待游客超过11万人,游客量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1%,其中既有阖家来休憩的市民,也有拖着行李箱前来“打卡”的年轻人,整个空间假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150%。
在上海市徐汇区,“三体·引力之外”科幻主题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与正在举办的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上海(国际)花展等形成相互引流,游客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了60%,收入同比增加了53%。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楼嘉军认为,这些新空间给了观众游客全新的、更为直观的游览体验,让人们在沉浸式互动中收获知识、感悟文化。
假日期间,湖北省武汉市“夜上黄鹤楼”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举办“五一嘉年华”主题活动,特别定制的光影秀开场红星飞舞闪耀,展现着劳动者的奋斗轨迹,给观众带来震撼体验。
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夜上黄鹤楼”接待人数同比增长55%,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了92%。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分析,从假日消费来看,科技赋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效果更加明显,应进一步培育一批文化属性强、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性强的新业态,引导目的地城市、投资机构和市场主体创造更多面向新需求的旅游空间和消费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