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7 11:31:12 陕西人网
致敬陕西好人,礼赞时代精神。6月25日下午,由陕西省委宣传部(省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陕西省委教育工委主办的2024年第二季度“陕西好人榜”发布仪式暨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校区举办。24人(组)身边好人荣登“陕西好人榜”,用他们的凡人善举讲述着时代故事,面向师生和全社会奉献了一堂鲜活生动的“思政大课”。
凡人微光,星火成炬。在经逐级遴选推荐、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光荣上榜的24人(组)模范典型中,有热心公益事业,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刘瑞琦;有不顾安危舍己救人,彰显退伍老兵担当的周一谦;有把党和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用生命谱写敬业奉献时代赞歌的忠诚民警史礼海,有九年如一日照顾患病哥哥,抚养单亲侄女长大的李铁柱......这些好人是新时代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典范,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陕西好人”的精神内涵,带动更多三秦儿女知善向善、敬善从善、为善乐善,激励青年学子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微光成炬,薪火相传。此次活动主题和内容积极融入西安理工大学文化元素和精神标识,紧密围绕西安理工大学“育人为本、知行统一”办学理念,突出发挥“陕西好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鲜活价值引领作用,助力在学校上下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道德滋养和精神支撑。活动采用颁奖典礼、故事短剧、现场访谈、模拟课堂、穿插原创歌舞等形式,从多个角度展示了身边好人的感人事迹和精神风采。上榜“陕西好人”史礼海警官的妻子周丹深切缅怀爱人,英雄的事迹激荡着现场每一个人的心灵;助人为乐好人赵亮亮用质朴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现场师生用阵阵热烈的掌声向“好人们”致敬。
道德薪火,生生不息。活动现场,为本期“陕西好人”颁发了寓意“品行刚正,知行合一”的“好人印章”。
多年来,陕西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厚德陕西”建设,广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深入挖掘和展现三秦儿女勤劳坚韧、奋斗圆梦的昂扬风貌,形成了“身边好人”群体“秦星璀璨 德润陕西”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全省已发布“陕西好人”59期、“好人”1646人(组),为广大基层干部群众道德实践树立了鲜活榜样。
活动最后举行了主题旗帜交接仪式,2024年第三季度“陕西好人榜”发布仪式将在商洛市举行。
一起来看看
他们的简要事迹吧
助人为乐(5人)
勤于奉献捐书传知献爱心
刘瑞琦,男,1953年11月生,中共党员,西安市鄠邑区孝义坊村退休返乡学者。曾获“西安好人”等荣誉。刘瑞琦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公共文化事业建设,推动全民阅读活动。2018年,他给新挂牌的西安市鄠邑区图书馆捐赠《传世藏书》1套(123册),帮助更多读者学习国学经典;2020年1月,在三亚旅居期间,他看到有很多俄罗斯人居住在三亚市,公交车司机多会说俄语,给三亚市图书馆捐赠《苏联大百科全书》(俄文版)32册;2020年8月,他与成都市龙泉驿区同安街道同福社区共建同福书院,提供自己藏书6000册,供免费借阅。2021年4月,他为鄠邑区“孝义书院”捐赠图书6000册。他在旅居地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自建“瑞琦书院”,藏书3000册,提供免费借阅。自2013年退休返乡后,陆续给陕西省、四川省、海南省、云南省十几个公共图书馆、中小学捐赠图书15000册,共建、捐建、自建公益性图书馆(室)3处。
凡人善行义举
大爱照亮万家
赵亮亮,男,1985年8月生,富平县张桥镇巨贤村村民,富平县第十四届政协委员。曾获“渭南标杆”“渭南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赵亮亮经营着一家小面馆,同时他又是一名自媒体创作者,多年来他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自2020年起先后为患癌农民、残疾人,脑瘫男孩等累计捐款捐物共计50余万元。赵亮长期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餐食,为200多位留守孤寡老人上门做饭,同时发挥特长为家乡农副产品拍摄宣传片40多条。他助人为乐的事迹得到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他创作的微视频《陕西老板上山为40多位留守老人做饭》被央视网新浪微博点赞,被新浪微博人民日报数字传播转发;《陕西渭南,环卫大爷因钱不够端望许久舍不得吃饭,老板发现热情请客,听完大爷的故事我泪崩了》被陕西卫视抖音号报道。2022年8月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乡约》栏目组专题采访。
一路“童”行有爱
“河”你一起更美
赵雪,女,1977年3月生,宁强县高寨子筒车河幼儿园教师。曾获“汉中市最美系列人物”“汉中市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等荣誉。赵雪热心公益事业,2015年注册成为志愿者以来,个人累计出资3万余元资助留守儿童30余名,联系爱心人士为17名留守儿童筹集“一对一”资助款物10余万元。她在教师、幼儿和家长中发起了“保护母亲河·共护源头水”公益活动,利用节假日在筒车河、玉带河、汉江源头等处开展“捡脏护绿”等环保公益活动100余次,组织青少年为本地群众、外来游客宣传环保知识3500余人次。赵雪关爱留守儿童、保护生态环境的相关事迹先后被《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报道。
投身公益十六载
乐于助人献真情
张志民,男,1979年7月生,中共党员,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康工务段综合机修车间工程机械工队队长。曾获“安康市道德模范”等荣誉。2007年,张志民加入安康义工联合会成为一名公益路上志愿者,16年间,他始终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公益路上无私奉献。汶川大地震,他积极参与抗震救灾,组织志愿募捐,搬运物资时导致胳膊脱臼仍忍痛坚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中,他奔波多地号召爱心企业与山区学校对接,募集图书10余万册,为山区学校创建爱心图书屋10所。2009年,与妻子结识于公益,并在他的影响下,妻子辞去高薪工作毅然加入公益队伍,成为他在公益路上坚强的伙伴,被大家称为“行进在公益路上的模范夫妻”。2013年至2023年间,张志民作为执行领队通过网络平台、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筹集了总价值400余万元的棉衣、棉鞋、书包等温暖包,发放给上万受益儿童。
公益人人可为且大有作为
杨鑫,女,1985年6月生,商洛日报社记者。曾获“陕西省雷锋职工”“陕西省优秀志愿者”“商洛市道德模范”等荣誉。2014年在北京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位白血病人,成为西北媒体捐献第一人。2017年杨鑫成立商洛彩虹公益中心,发起10多个关爱山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公益项目,“袜子去哪儿了”公益项目,为商洛山区留守儿童发放“爱心暖袜”2万余双;“老有所忆”公益项目,免费为商洛40多个村庄,4000多位65岁以上的老年人拍摄人像作品;“爱心拐杖椅”公益项目,免费为商洛山区65岁以上老人发放拐杖椅,共计765副等。她的事迹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日报(英文报道)等多家权威媒体通过短视频和图文等形式在全球范围报道,被抖音平台授予2022年度高光作者荣誉,抖音官方所拍摄的纪录片《笑甜甜》在网络上收获了亿万流量。“老有所忆”公益活动先后被评为“陕西省2023年网络公益优秀精品项目”“商洛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其团队也被评为“商洛市2023年度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见义勇为(6人/组)
不顾安危舍己救人
彰显退伍老兵担当
周一谦,男,1999年3月生,蓝田县城乡水务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职工。曾获“西安好人”等荣誉。周一谦工作认真负责,驾驶冲锋舟、悬挂浮球等技术娴熟,工作执行力强,三年来驾驶冲锋舟巡航时没有发生一起事故。2023年3月15日,在白鹿码头安全巡航中,1名女子携带1名儿童在游船过程中两人解开救生衣跳水轻生,他立即出声呼喊阻止并驾驶冲锋舟向落水点驶去,他一手拉住冲锋舟方向盘侧身将幼童一把拉上冲锋舟。因水流湍急,他不断调整冲锋舟位置防止冲锋舟侧翻并趴在冲锋舟上伸手不断尝试抓住该名女子,落水者一心赴死并不配合增加施救难度,面对生命他没有放弃,趴在冲锋舟边缘耐心劝说,女子看了看在冲锋舟上吓哭的孩子,不再挣脱。经过几次奋力勾抓,成功拉住该名女子将其拽上冲锋舟,母子二人获救。2023年4月13日,周一谦进行游船日常保养作业,见有男子冲进城区段2号橡胶坝水域跳河轻生。他迅速奔跑到落水点,越过护栏向其伸手但没拉起,随后他立即匍匐在下部迎水坡边,用尽全力将其上衣拽住,男子情绪激动不断挣扎不配合营救,经安抚沟通后拉住该男子的手将其救起。周一谦勇于救人的事迹得到单位领导和同志们一致好评,而他却觉得这是一名退伍老兵应该做的。
一条心,一股劲!
眉县多名村民在化粪池中接力救援
董天舒,男,1955年6月生,中共党员;祁仁虎,男,1968年6月生;张建荣,男,1973年4月生;李军利,男,1964年3月生,4人均是眉县齐镇三星村村民。2023年8月6日下午5点左右,齐镇三星村村民李文利在清理自家化粪池时因缺氧昏迷在化粪池中,其妻子刘小菊下到化粪池施救未成功亦被困呼救。村民张建荣听到呼救第一时间下到池中,奋力救出李文利后因体力不支摔倒昏迷。随后邻居李军利、祁仁虎也下到粪池,联合赶来的多名村民合力将张建荣、刘小菊成功救出。李文利被救上来时已休克,村民董天舒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不顾李文利身上沾满粪尿,立即为他开展心肺复苏,清理口腔异物。刘小菊和张建荣被救出后,董天舒又指导村民为两人开展心肺复苏,经过紧急施救,三人逐渐恢复意识,脱离生命危险。张建荣等四人只是普普通通的村民,但在危急关头见义勇为、挺身而出,用行动保护了乡亲们的生命安全。
女子欲跳桥轻生退伍军人勇救人
钟永成,男,1991年10月生,中共党员,子长市政府机关党委干部。2023年10月24日18时,钟永成夫妻二人骑电动车经过子长市开元广场附近吊桥时,忽然听到十多米外传来的呼救声,有人发现吊桥栏杆外一名女子欲跳桥轻生,钟永成同志临危不惧,翻过吊桥护栏,一把抱起女子,女子胡乱挣扎,钟永成冒着拖拽坠河的危险,双腿牢牢扎在大桥上,紧紧抓住女子往大桥里边送,围观的群众也自发加入救援序列齐协力将女子救上桥。钟永成短短30秒的救援过程被网友拍下并传到了网上,3天内视频被20多万人转发,无数人为之点赞。人们这才发现,这已经不是钟永成第一次见义勇为,目前为止,他已经四次参与救人。这一次次的见义勇为,背后有他不忘初心的坚持,有他舍己为人的信念。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着社会的和谐,守护着群众的安宁,也出色地展现了当代退伍军人忠诚、担当、勇敢的人生价值。
灭火见真情担当有大爱
张世伟,男,1988年2月生,榆林市高交支队子吴大队子洲中队辅警;贺富东,男,1992年8月生,中共党员,子洲县税务局干部;栾雨春,男,1988年1月生,子洲县马蹄沟镇水浇湾村村民。2023年5月27日23时,子洲县开元市场一经营丧葬用品店铺因线路老化短路起火,火势瞬间引燃店里的易燃物,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店内老板对商铺起火并无察觉,恰逢被准备回家的贺富东、张世伟、栾雨春发现,三人立即上前敲门大声呼喊房内是否有人,在听到有人回应后立即行动,大声呼喊让店主切断总电源,并第一时间拨打119说明火势,眼看火势越来越大并产生大量浓烟,情况迫在眉睫,三人立即上前砸碎玻璃门救出被困店主,奋不顾身扛起灭火器灭火救援,经过十多分钟的扑救,火势得到控制,三人英勇的行为保护了沿街商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不畏严寒勇救落水女子
石毅,男,1966年2月生,中共党员,国家税务总局岚皋县税务局干部。2024年2月17日晚上8时左右,石毅饭后与家人在岚水河畔散步,发现一女子落水,他顾不上寒冷的天气和凛冽的河水,快速脱掉厚重的衣物,一跃跳进冰冷的水中,咬紧牙关,奋力游到十米外的女子身旁,再逆着河流托举女子一点一点向岸边游去,湿滑、陡峭的河堤护面上几乎没有任何抓手,他只能抓住岸边“救命”的草株,但草株承担不了两人的重量,被连根拔起,石毅和女孩再次被河水带走,他使出全身力气再次托着落水女子游向岸边,河堤上的市民找来竹竿试图拉他们一把,但由于竹竿太短够不着石毅的手,几次尝试都没有成功,最终在岸上群众的帮助下,成功将落水女子救上岸。
纵身一跃救人
彰显党员风采
祝振青,男,1966年6月生,中共党员,岚皋县滔河镇葵花村村民。2024年4月,荣登中央政法委2024年第一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2023年12月12日15时许,祝振青骑车经过岚皋县滔河镇葵花村活动室旁的工地时,看到一辆装碴车翻入河里,车里有人正在呼救。周边施工路段的山坡上到处都是碎石,不断向下滚落,随时都有可能击中车辆和被困者。祝振青连忙穿过碎石坡,快速下到河里来到出事车辆旁边。被困司机头部正在流血,祝振青用力将已严重变形的车门拉开,将被困司机救出驾驶室。就在他们正要离开时,一块大石从山坡上滚落下来,正砸中了祝振青的左脚,剧痛让他动弹不了,祝振青担心司机也被落石砸中,就让其先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随后,祝振青被工地工人救出,送到医院救治。经检查,祝振青左脚表皮大范围挫伤、多处骨折并错位,前后进行了三次手术治疗。
诚实守信(2人)
考古工地上的承诺
朴实村民守信践行40年
龚双锁,男,1960年8月生,西安市阎良区武屯街道村民。1980年,国家又一次启动了对秦汉栎阳城的考古工作,村里派龚双锁到考古队帮忙,文物在没有对外公开前都是保密的,好多年,家人妻子都不知道龚双锁在考古工地都干啥工作,“谁问我也不能说啊,我就在心里悄悄地高兴”。龚双锁的淳朴诚实给考古专家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慢慢地,考古队开始放心地将工作交给他,得到专家的信任,更信守着这份承诺,龚双锁一干就是40年。从外围人员一步步走近文物修复岗台,日复一日的努力,龚双锁被推荐为文保员,有了“身份”的他更认真了,跟着考古队在阎良全区范围内勘探,还因此获得“西安市优秀群众文保员”称号。2017年,秦汉栎阳城获得年度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这个好消息使得龚双锁十分振奋,龚双锁说:“如果让我再选一次,我依然愿意和考古队员一起工作,不为别的,就因自己是武屯人,要努力将诚实守信的精神传承下去。”
环卫工拾金不昧暖人心
刘芳艳,女,1966年4月生,渭南市临渭区环境卫生管理中心环卫作业大队清扫保洁二中队环卫工人。曾获“渭南标杆”等荣誉。2023年10月23日13时40分左右,渭南市临渭区环卫工人刘芳艳同往日一样在胜利大街路段清扫路面,在整理路边一个蓝色袋子时,她看到红色的钞票从袋子里露出来,定眼一看,竟然是百元钞票,刘芳艳心里默数,竟然有23万元之多。面对这些钱,刘芳艳第一反应就是赶紧给临渭区环卫中心清扫二中队路长许娜打电话说明情况,并拿着包站在原地焦急等待,急忙赶到的许娜看了看这笔巨款,立即掏出手机准备报警,此时,一名女子带着哭腔焦急上前询问:“你们有没有看到一个蓝色袋子?”她们向该女子了解情况,在核实身份信息和取钱记录后,将这笔巨款归还给失主。对于失而复得的23万元,失主樊女士非常激动,反复感谢,之后还特意将一面写着“拾金不昧 品德高尚”字样的锦旗送到刘芳艳手上,以表达感激之情。刘芳艳说:“不是我的就应该还!拾金不昧不仅是一个人的基本诚信,也是环卫从业人员的素质,我的行为更是代表了临渭人的形象。”她不仅在平凡的岗位上美化着这座城市,也以美好的品德温暖着人心,用善举传递着社会正能量。
敬业奉献(6人)
守护绿水青山
当好生态卫士
王虎林,男,1974年10月生,中共党员,宝鸡市陈仓区国有冯家河林场资源管护组组长。曾获陕西省首届“最美生态卫士”“宝鸡道德模范”“宝鸡好人”等荣誉。参加工作30多年来,王虎林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深入林区巡山护林,陈仓区国有冯家河林场2.3万公顷森林资源、100多座山、200多条沟壑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工作以来,他先后参与完成了陈仓区一类、二类森林资源调查、古树名木的调查等多项规划设计和各类林业工程设计、施工,为“绿色陈仓”建设贡献了力量。2009年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启动,时间紧、任务重,他吃住在镇村,白天深入林区核实林地面积,晚上组织召开村民会议,商讨划分方案,一连50多天都不曾回家,最终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并获得市委、市政府嘉奖。2015年王虎林代表宝鸡市参加陕西省国有林场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全省个人第一,宝鸡市团体第一的好成绩。同年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国有林场职业技能竞赛”,获得国家级二类竞赛个人优秀奖。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王虎林被派驻陈仓区香泉镇南峪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他立足专业优势,深入田间地头,耐心指导农户种植花椒、核桃等经济作物,户年均收入增加到8万多元。他积极争取市县扶持资金20余万元,成功实施村级核桃经济林干杂果提升改造项目,南峪村一举创建为市级“美丽乡村”。王虎林以朴实无华的敬业精神,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地践行着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的赤子情怀。
不负青山不负民
强村富民显初心
姜良彪,男,1956年1月生,中共党员,米脂县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曾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陕西省生态文明推动力‘领军人物’”“陕西省最美村官”等荣誉。43年来,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度自觉和为民情怀,团结带领全村群众大力发展农业经济,使高西沟村由原来一穷二白的小山沟,变成全国闻名的明星村。1980年,退伍返乡的姜良彪主动放弃自己在县城的生意,毅然决然的回到家乡,全身心投入高西沟村的建设。他敢打敢拼、任劳任怨。他先后筹资2000多万元,拓宽旅游道路、硬化环山公路、修建“母亲水窖”,新建村图书室、村卫生室等,聘请果农专家对果园品种进行改良,建成标准化山地果园,实施了水、电、路等一系列惠民工程,带领乡亲们闯出了一条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科学发展之路,走出了“一业主导、多业并举”的绿色发展之路,高西沟村从一个荒山穷沟变成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生态建设典范。2023年高西沟村成功入选国家3A级景区,村内年平均接待参观者达8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100余万元。
用生命谱写敬业
奉献民警的时代赞歌
史礼海,男,1991年4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西乡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民警(二级警司警衔,四级警长)。曾获“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史礼海同志自2017年入职公安系统以来,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把党和群众利益放在首位。2024年4月10日22时许,接到一名10岁男孩报警,称爷爷刘某某醉酒后在家发酒疯打了奶奶,自己很害怕。接警后,史礼海和两名同事迅速到达现场后,制止了处于醉酒状态的刘某某,并将报警人保护起来,交给村干部、亲属、邻居等在场人员看护。就在民警准备离开时,刘某某突然从身后拿出一把尖刀,刺向劝说其回屋的两位村民,危急时刻,史礼海挺身而出,将群众护于身后,果断上前,使用警棍阻止刘某某,不幸被刘某某刺中胸部,倒在血泊当中,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33岁。史礼海长期奋战在公安基层—线,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民警、优秀公务员、先进个人,为辖区治安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史礼海生前参与案件侦办130余起,其中侦破大案要案3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余人,为受害人追回被盗财物价值10余万元;调处化解矛盾纠纷240余起,其中成功调处长达7年之久的地界纠纷;累计救助群众60余人次。
秦岭深处“掌灯人”
扎根一线勇担当
王俊涛,男,1971年12月生,中共党员,国网商洛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商州运维班班长。曾获“商洛市道德模范”等荣誉。参加工作35年来,他一直坚守在输电运维的第一线,辗转商州、洛南、丹凤、商南、山阳、镇安、柞水六县一区,日复一日,跋山涉水,顶风冒雪,走过四季,累计巡线行程3万多公里,发现并消除输电线路缺陷1.3万余条。2020年8月6日,洛南县发生特大洪灾,时任洛南输电运维班班长立即带领班组党员青年突击队冒险前往同抢险队员奋战了两天一夜,用800多包沙袋守护了悬空塔基,守护住了巡检镇唯一的供电命脉。2021年7月23日,洛南县及商州区再次发生大范围降雨洪涝灾害,王俊涛同志带领党员青年突击队,迎着洪水,冒雨组织对35kV保洛黑线138#基础进行加固后,又立即前往35kV黄巡线30#参加抢修现场,确保了杆塔基础的牢固。2023年12月持续的低温降雪过程中,他带领党员突击队顶风冒雪,对330千伏咸鹤Ⅰ、Ⅱ线开展保电特巡,综合利用“无人机巡检+人工巡视”模式,开展班组运维600多公里输电线路的抗冰特巡保电工作,为保障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做出积极贡献。他的感人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新华社等媒体多次报道。
扎根基层20余载
做群众健康守护者
马新勇,男,1971年11月生,杨凌示范区杨陵区揉谷卫生院内科主治医师,杨陵区第九届政协委员。曾获“杨凌示范区道德模范”等荣誉。二十多年来,他一直扎根基层卫生院,服务基层老百姓,不分节假日,不分昼夜,只要病人需要,就能看到他在诊室忙碌的身影,卫生院成了马新勇第二个家。他诊治的病人以老年人居多,经常能看到他陪同看病的老人奔波于各个科室之间,有些患者因为行动不便,经常打电话给马新勇咨询,为了让病人放心,他经常自己开车上门为病人诊治,解读就医政策,从无怨言。有时忙完卫生院的工作,来不及吃口饭,就拿着一块馍往患者家里赶。疫情期间,他连续三个月坚守在抗疫一线,为父老乡亲保驾护航。二十多年的扎根坚守,马新勇已成为揉谷卫生院的一面旗帜,很多病人慕名而来求医。
甘为孺子育英才
克勤尽力细心裁
黄强,男,1958年8月生,中共党员,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国家水利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现任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重点实验室主任。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自2013年开始,黄强患上了糖尿病、冠心病、心脏病等疾病,2015年手术后,医生建议他办理休假好好休息,他却说:“学生的课不能落下,我能坚持上课就一定要上课”,虽多次住院,但他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甘做学生们的“孺子牛”。黄强扎根教育事业42年,每当学生、同事遇到困难,他都竭尽所能关心资助,帮其渡过难关,如今黄强已培养研究生249人,其中博士93人。在他指导的毕业生中,30余人晋升教授(教高)与博士生导师,还有一大批已成为单位技术骨干和项目负责人。
孝老爱亲(5人)
九年如一日照顾患病哥哥
抚养单亲侄女
李铁柱,男,1983年10月生,陇县温水镇中学教师。曾获“宝鸡好人”等荣誉。李铁柱的哥哥在2014年被确诊为神经性耳聋,加之患有糖尿病导致视力急剧下降,逐渐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因哥哥已离婚多年,李铁柱把哥哥和幼小的侄女接到自己家中,这一照顾就是9年。面对哥哥的病情,他与妻子商议,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为他治疗。李铁柱陪伴哥哥四处求医问药,辗转省内外多家医院寻求治疗,节假日几乎没有休息过。面对高昂的医药费,他省吃俭用,同时说服妻子支持他的决定。李铁柱只有一个信念:只要能治好哥哥的病,无论多么艰难,他都愿意承担。2022年9月,哥哥不慎摔倒,导致髌骨骨折,李铁柱在医院劳心劳力,擦洗、喂饭,只为哥哥能早日康复。但哥哥最终因体弱多病,在治疗期间出现多重并发症,于2023年1月去世。李铁柱不仅照顾哥哥,还将侄女视如己出,为方便照顾,他把侄女带到他所任教的温水镇中学上学。他表示:“其他孩子有的,我也不会让侄女缺少。”2022年,侄女顺利考入大学,李铁柱不仅帮助她实现了大学梦想,也以无声的行动向哥哥表达了告慰之情。真情唤得春风暖,厚德滋育幸福归,李铁柱用自己内心的大爱和朴实的行动,为这个家带来了温暖与阳光。
不离不弃
照顾患癌丈夫病重公婆
用亲情守护幸福家
赵福霞,女,1973年5月生,宜川县牛家佃乡上马村村民。曾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圣地最美家庭标兵”“延安模范”等荣誉。2009至2018年期间,赵福霞先后遭遇公公瘫痪在床,丈夫患癌后去世,婆婆体弱多病等多重不幸。但她从不抱怨,独自担起家务农活、供养儿子、照料病人等一大家子所有的担子。2018年底,公公和婆婆因病同时住院,赵福霞一个人陪护两个人,每天擦洗身体、协助排便、按摩护理,忙个不停。同房病友羡慕老两口:“你们养了个好闺女!”,公婆就开心地说:“这是我的好儿媳!”。赵福霞用实际行动证明,“久病床前有孝子”。十多年来,她把常年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公和体弱的婆婆当亲生父母一样侍奉,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孝道,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赵福霞辛勤的付出下,全家人的心贴得更近了,看着老两口时常露出的笑容,快乐成长的孩子,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觉得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七旬老农无儿女
久病床前有侄媳
武凤,女,1973年12月生,府谷县府谷镇赵石堡村村民。曾获“榆林市孝老爱亲先进模范”等荣誉。武凤在夫家的30年间孝顺公婆,言传身教,教育孩子要尊敬长辈、懂得感恩。悉心照顾公婆和二叔,她尽心尽力,毫无怨言。公公和二叔因脑梗瘫痪卧床多年,武凤细致耐心地照顾他们。婆婆患有冠心病,她经常要带婆婆看病买药。为了照顾好三位老人倾注了太多心血,尤其是终身未娶、无儿无女的二叔,武凤更是孝顺有加。二叔的病情比公公严重,不能说话、不能自己吃饭,常年卧病在床脾气变差,经常对身边人发脾气,武凤从不与他计较。为了让二叔心情好一点,在他瘫痪卧床后,武凤夫妇腾出宽敞明亮的主卧让他住,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他,渐渐地扭转了老人的想法。一日三餐都是武凤做好一口一口喂他吃,按时喂药、换洗擦身、拉伸按摩等,她用一颗朴实善良的心温暖着二叔的晚年生活。
孝顺好儿媳
柔肩撑起贫困之家
代全花,女,1978年7月生,安康市高新区五档村三组村民。曾获“安康好人”“安康市好媳妇”等荣誉。2002年,代全花经人介绍嫁到安康高新区五档村,20多个寒来暑往,面对生活的压迫、磨难与曲折,她没有选择逃避,倾力伺候身患残疾的公公(于2018年离世,享年80岁),监护智障的伯父,照顾双目失明的婆婆、多种慢性病缠身的丈夫以及三个年幼的孩子。她白天在家照顾家人、做农活,晚上在五里街上卖烧烤,一个人用“孝”“贤”“韧”“勤”的坚毅品质扛起风雨飘摇的贫困家庭,带领全家甩掉了贫困的帽子,用自己平凡的行动谱写出一曲彰显孝老爱亲的动人赞歌,诠释着新时代孝贤女性楷模形象。
爱老之情系于“发”
奉献之行出于“剪”
杨胜,男,1947年12月生,中共党员,西安理工大学退休教师。杨胜是学校离退休职工原第十三党支部的支部书记,支部成员平均年龄85岁,行动不便,每次学校传达文件,杨胜就主动前往每家通知,疫情期间,他看到很多老人因出门不便,头发长了也没理发,便萌生了为老人们义务理发的想法,在学校离退休职工党委的大力支持,杨胜成立理发服务小组。从2020年9月开始,杨胜家里、家属区长椅上、小花园里都成了他理发的据点,对腿脚不便的老人,杨胜便上门服务。杨胜义务理发的对象从离退休职工扩展到职工家属、院里保洁工人,4年间累计为老人理发上千人次。虽然自己已经是一位77岁的老人,杨胜却始终无怨无悔地爱护和照顾着更多的老人。有人问他:“这么做您会觉得辛苦么?”他回答:“都是曾经一起奋斗的同志,就和亲人一般,只是为大家做了一点小事儿,我却收获了更大的快乐。”
为好人点赞
传递正能量
让文明之光更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