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平大学医学院部分师生西迁,组建西安临时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随之诞生,复经西北医学院、西北大学医学院、西安医学院等母体的发展演化,1956年搬迁现址命名为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随着与西安交通大学合校,现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几代人接续奋斗,医院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管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18~2022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医院已入围国家医学中心首批“辅导类”创建单位。
为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要,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与均衡布局,医院全面推进“一院多区”的发展战略,打造“三院四区”的发展格局。“三院”包括医院总院(西安市雁塔区)、国际陆港医院(西安市国际港务区,在建)和东院区(西安市阎良区);“四区”包括兴善寺院区、南院区、行政院区和创新港MED-X研究院。院本部编制床位2600张,现有职工6283人,其中在岗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868名。有双聘院士7人次,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11人次,“杰青”3人次,“优青”5人次,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次,“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0人次。
院学科设置齐全,有医疗医技科室58个,其中医疗科室47个,医技科室11个;外科学(泌尿外)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皮肤与性病学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3个、国家重大疾病多学科合作诊疗能力建设项目4个、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心脑血管方向)1个;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9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5个、省级优势学科7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1个;陕西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14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专业46个;神经疾病、心血管疾病、传染病、妇产、癌症、精神、内分泌代谢病、重症、血液病9个专业类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获陕西省推荐申报。
医院注重专科和技术发展,在先进技术应用及复杂疾病的内外科治疗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医工结合领域,广泛开展磁压榨、磁锚定、磁导航、磁悬浮、磁示踪等5大类17种创新技术探索;世界首台200W蓝激光手术设备和国产ECMO研制成功并投入临床使用,自主研发的人工心脏起搏器至今仍有迭代产品供应临床。器官移植技术领域,获批心脏移植和肺脏移植执业资格,目前已经开展肝-肾、心-肾、胰-肾等多器官联合移植,肝移植、肾移植水平和数量达到国内先进,肾移植数量超过7000例,肝移植数量超过1400例,遗体捐献器官来源肾脏移植3074例,遗体捐献器官来源肝脏移植1206例,器官移植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肾脏移植关键技术创新和临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施全国首例试管婴儿亲体肝移植,外科梦工场在离体器官灌注保存方面取得突破。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位居西北第一。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领域,完成世界首例“完全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植入手术”“主动脉瓣置换+右室憩室修补+Peek材料3D打印全胸骨再造术”,研发可降解心耳封堵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开展心脏不停跳下冠脉搭桥、心脏不停跳下二尖瓣置换等多项高难度手术,并与国际水平接轨;开展微创多瓣膜置换、瓣膜置换(成形)+Bentall术+房缺修补、复合切口下瓣膜置换+冠脉搭桥等多项国内首例高难度多病种复合性心脏微创手术。感染性疾病防治与炎症领域,制定了首部《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显著降低了乙肝感染率。腔内微创领域,开展了国内首创蓝激光在前列腺增生或膀胱肿瘤腔内微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大幅优化微创效果。医院大力推行多学科诊疗、日间诊疗、无痛诊疗、团队诊疗、整体护理、精准用药等新型服务模式。2023年门急诊患者337.45万人次,出院人数19.62万人次,出院患者手术例数8.09万,平均住院日5.89天。
医院为国家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承担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及覆盖全球96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本科教育等各层次和各专业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是国家首批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基地,涵盖27个住培专业和7个专培专业,拥有妇产科、内科、外科3个国家重点专业基地。是教育部、卫健委联合颁发的“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临床技能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国高校附属医院临床实践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国家临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核心单位。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国家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宝钢优秀教师奖3名,国家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全国来华留学生MBBS项目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22年获批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省部级以上精品课程9门,省级教学名师4名,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1项。2020年,在首届教育部及国家卫健委所属高校附属医院临床教育质量评价位居全国第13位,西北首位。
医院以“举国体制”打造医疗领域的“大国重器”,聚焦高水准的医学研究转化,围绕健康重大需求,不断凝练“卡脖子”和“临门一脚”研究项目。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1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4个,陕西省“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陕西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4个,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陕西省国家医学中心创新联合体1个,西安交通大学医学研究所(室)11个。近3年获得各类科研项目1289项,项目经费31728.89万元,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项;SCI论文2114篇,高影响力文章百余篇,中文核心及以上期刊文章1363篇;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7项,二等奖9项,华夏医学科学技术卫生管理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医院科研排名位居2022年度复旦排行榜第34位、西北第一,在《2022年度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排行榜》综合榜单中,医院综合排名全国第7位。
此外,医院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落实国家“互联网+医疗健康”惠民政策,开发了国内首个实现就诊全流程线上线下无缝融合的互联网医院——“智慧好医院”。自2018年上线至今,用户突破620万人,为患者提供在线预约挂号、视频问诊、检查检验预约、报告查询、健康档案查询、药品配送到家及在线随访等多种医疗和扩展服务,形成完整的在线医疗服务闭环。在疫情期间,对于疫情防控、慢性病人和复诊病人的诊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医院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单位、国家卫健委“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2020年医院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医院以“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和医学人“兴医强国、艰苦奋斗、精勤育人、救死扶伤”的抗战迁陕精神和伟大的抗疫精神为引领,秉承“厚德、博爱、精医、卓越”之院训,始终以护佑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为己任,以高质量发展为契机,以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为抓手,逐步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名院。
医院地址:
(总院)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雁塔西路277号。
(国际港务区医院)陕西省西安市国际港务区港务大道7号。
(东院区)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前进西路与迎宾北路十字东南。
(兴善寺院区)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兴善寺西街55号。
(南院区)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朱雀大街88号。
电 话:029——85323112(总机)
网 址:www.dyyy.xjtu.edu.cn;www.jdyfy.com